重点实验室与大阪大学接合科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第一届焊接与连接研究技术研讨会—焊接力学研究进展”

发布者:冯凯 发布时间:2018-07-09 浏览量:167

2018年06月26日,为了促进中国和日本在焊接与连接技术研究领域的合作,由上海市激光制造与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与大阪大学接合科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一届焊接与连接研究研讨会——­­焊接力学研究进展”在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激光制造楼304会议室召开。

研讨会由焊接与激光制造研究所党支部书记芦凤桂教授主持。首先,由上海市激光制造与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李铸国教授致辞,对来自日本大阪大学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李铸国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大阪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学术交流具有悠久的历史,自1979年我校焊接科学领域著名教授陈楚和俞尚智访问大阪大学以来,已经历了39年。自此以来大阪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在焊接科学研究领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联合培养涌现出了大批的焊接人才。他希望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李铸国教授致欢迎词

随后进行了精彩的研讨会报告,首先由日本大阪大学接合科学研究所所长Prof. Minami进行了题为“Fracture Assessment Procedure for Steel Structures under Seismic Loading”的报告。报告结合日本多地震的情况系统深入的描述了在地震载荷下钢结构的失效行为。


大阪大学接合科学研究所所长Prof. Minami作报告

随后,上海市激光制造与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陆皓教授作了题为“Welding Stress & Strain Technology: Modeling and Experiment”的报告,介绍了上海市激光制造与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在焊接应力应变模拟建模与实验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接着,大阪大学Prof.Ninshu Ma教授作了名为“Hybrid-method of explicit and implicit FEM on computational welding mechanics”的报告,介绍了日本大阪大学接合科学研究所在该方面的研究进展。

陆皓教授作报告



大阪大学接合科学研究所Prof. Ninshu Ma作报告

接下来,由上海交通大学芦凤桂教授作了题为“Crack initiation and the correlation of defect with HCF short crack initiation life”的学术报告,报告系统深入的介绍了实验室在焊接接头疲劳方面的研究进展。来自重庆大学的邓德安教授作了题为“A challenge to accurately predict welding distortion for large thin-plate welded structures”的报告,报告针对薄壁结构件焊接变形的模拟建模等问题作了精彩的分析。

芦凤桂教授作报告

重庆大学邓德安教授作报告

上海市激光制造与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与日本大阪大学接合科学研究所双方表示将会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与沟通,相互促进,继续推进中日双方在焊接与连接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 最后,大家合影留念。

主要参会代表会后合影

最后,大家合影留念。最后,大家合影留念。

供稿:冯凯